布袋除塵器設計選型的重要依據包括以下幾個條件:
1、處理風量
處理風量是指除塵設備在單位時間內所能凈化氣體的體積量。單位為每小時立方米(m3/h)或每小時標立方米(Nm3/h)。根據風量設計或選擇袋式除塵器時,不能使除塵器在超過風量的情況下運轉,否則,濾袋容易堵塞,壽命縮短,壓力損失大幅度上升,除塵效率也要降低;但也不能將風量選的過大,否則增加設備投資和占空中積,浪費資源,且不節能。合理的選擇處理風量是布袋除塵器選型的關鍵因素。
2、使用溫度
對于布袋除塵器來說,其運行溫度取決于兩個要素,一是濾料可以承受的溫度,其次是氣體溫度需在露點溫度以上。目前,玻纖濾料的的布袋除塵器運用溫度可達280℃,對高于這一溫度的氣體需采取降溫措施,但對低于露點溫度的氣體需采取提溫措施。
3、入口含塵濃度
即入口粉塵濃度,這是由揚塵點的工藝所決定的,在布袋除塵器選型時,它是僅次于處理風量的又一個重要要素。以g/m3或g/Nm3來表示。
關于布袋除塵器來說,入口含塵濃度將直接影響下列要素:
⑴ 壓力損失和清灰周期。如果入口濃度增大,同一過濾面積上積灰速度快,壓力損失隨之增加,清灰次數也隨之增加。
⑵ 濾袋和箱體的磨損。在粉塵具有強磨蝕性的情況下,其磨損量可以以為與含塵濃度成正比。
⑶ 是否增加預收塵。預收塵就是在除塵器入口處前再增加一級除塵設備。
⑷ 排灰裝置的排灰能力。
⑸ 操作方式。布袋除塵器分為正壓和負壓兩種操作方式,為減少風機磨損,入口濃度大的不宜采用正壓操作方式。
由于流過通風機的含塵氣體未經除塵器凈化,通風機的葉輪和機殼易遭粉塵磨損。因此,正壓除塵系統只適于在氣體含塵濃度3g/m3以下、粉塵磨琢性弱、粉塵粒度小的條件下使用。
除塵器處于通風機的正壓段.不必考慮除塵器的漏風附加率,通風機電耗較低。
除塵器的圍護結構簡單,如正壓袋式除塵器的圍護結構不需要密封,只要防雨即可;設備制造,安裝簡便,造價低。
正壓除塵系統中,凈化后的氣體直接由除塵器排入大氣,可不設煙囪;除塵器有一定的消聲作用,通風機出口側可不設消聲器;有利節約除塵系統占地和初投資。
4、出口含塵濃度
出口含塵濃度指除塵器的排放濃度,出口含塵濃度的大小應以當地環保要求或用戶的要求為準,布袋除塵器的排放濃度普通都能低于30mg/Nm3以下。
5、壓力損失
布袋除塵器的壓力損失是指氣體從除塵器進口到出口的壓力降。布袋除塵器的壓力損失主要取決于設備結構的壓力損失、濾料的壓力損失及濾料上堆積的粉塵層壓力損失。
6、操作壓力
布袋除塵器的操作壓力是根據除塵器前后的裝置的風機的靜壓值及其安裝位置而定的,也是袋式除塵器的設計耐壓值。
7、過濾速度
過濾速度是設計和選擇袋式除塵器的重要要素,單位用m/min來表示。
處置風量Q的大小就取決于過濾速度的選定。
8、煙塵的酸堿性
了解煙塵的酸堿性,有利于布袋除塵器的選型及耐酸堿處置。特別是布袋除塵器的
除塵布袋的選擇。
9、濾袋形式
按過濾方向分類,可分為內濾式袋式除塵器和外濾式袋式除塵器兩類。
內濾式袋式除塵器:含塵氣流由濾袋內側向外側,粉塵沉積在濾袋表面上,優點是濾袋外部為清潔氣體,便于檢修和換袋,甚至不停機即可檢修。一般機械振動、反吹風等清灰方式多采用內濾形式。
外濾式袋式除塵器:含塵氣流由濾袋外側流向內測,粉塵沉積在濾袋表面上,其濾袋內要設支撐骨架,因此濾袋磨損較大。脈沖噴吹、回轉反吹等清灰方式多采用外濾形式。扁袋式除塵器大部分采用外濾形式。
10、小結
工業
除塵設備的設計與應用,一定要服從于工藝生產;以工藝需要為中心,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除塵設備,建立工業除塵設備運行體系,滿足生產過程。